中国的新型显示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跟跑”到“领跑”的过程,合肥市在全球率先建成10.5代TFT-LCD面板生产线,站在了世界显示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但作为液晶面板基础原材料之一,中国高世代玻璃基板几乎100%全靠进口。今年国庆前夕,国家专项“中国首条溢流法G8.5+基板玻璃产线”在合肥市新站区顺利点火投产。中国企业依靠自主创新,终于实现了在高世代玻璃基板制造技术上的突破,解决了这一行业痛点。
玻璃基板,硬科技
一块显示面板的背后是数十个细分产业分工合作的结果。
面板制造需经过300道以上的制程才能完成,玻璃基板占据新型显示产业链顶端,在整个TFT-LCD面板的成本构成中占比约为10%,因其生产制造涉及工艺技术和装备复杂、难度极大,代表着连续制备玻璃的最高工艺水平。
显示产品按照尺寸划分,一般认为6代及以下为低世代,8.5及以上为高世代。更高世代意味着更经济的切割和更大的市场空间,对玻璃基板的物体特性和外观质量也有着特殊要求。玻璃基板生产的前段是融化成型,后段是切割加工。高世代玻璃基板生产技术的核心在于前段工序,也称为热端,只有美国和日本少数企业掌握。此前,中国企业只能通过合资建厂的方式,在大陆建立一批冷端的后段加工据点。
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对玻璃基板的需求量约为2.6亿㎡,其中8.5代玻璃基板的需求量为2.33亿㎡,而国产TFT-LCD玻璃基板年供给量不足4000万㎡,且均为6代线及以下。
巨大的缺口意味着巨大的机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合肥的新型显示产业已经形成了“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开始具备了向这项世界级“硬科技”冲击的能力。
自主创新,实现突围
液晶玻璃基板主流的热端工艺有浮法和溢流法两种。因工艺特性,前者技术成熟且没有专利障碍,但制成玻璃通常表面平整度不高,需要经过打磨处理,很难驾驭用于大尺寸面板。采用后者工艺制成的玻璃基板表面品质和特性优异,但国外对其中的特殊工艺包括溢流砖技术实行了严格的技术封锁。
关键技术花钱买不来、市场换不到,不掌握核心技术,就有受制于人、卡脖子的危险。
从2010年开始,合肥市就与国内液晶玻璃基板龙头企业彩虹集团开展合作,在合肥市新站区成功建成我国首条自主知识产权的6代玻璃基板生产线。随着平板显示技术向大尺寸化方向发展,溢流法制备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技术成为两地重点攻关项目。2017年7月,彩虹(合肥)7.5代生产线实现量产,良品率达到要求,作为从6代跨越到8.5代的过渡,高世代玻璃基板制造的相关技术得到验证。同年8月,8.5代溢流法工艺获得国家科技部立项批复。9月,市属企业合肥市建投集团通过旗下芯屏基金出资16亿元参与上市公司彩虹股份定向增发,支持在合肥建8.5代液晶玻璃基板项目。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我市自主管理的一支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芯屏基金已不是第一次投资新型显示产业,无论是已经实现量产的京东方10.5代TFT-LCD生产线,还是正在建设中的维信诺6代AMOLED项目,背后都有其重要资金支持。
历经一年建设,今年国庆前夕,国家专项“中国首条溢流法G8.5+基板玻璃产线”顺利点火投产,宣告了中国企业依靠自主研发已经完全掌握了这项技术的全套知识产权体系,我国在高世代玻璃基板生产上已经实现了突围。
中国屏,合肥造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合肥市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集群成功入选。以京东方、维信诺等企业为龙头的合肥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正成为我国面板产能最大、产业链最长、技术水平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聚发展区。
今天的安徽合肥,已经形成了价值上千亿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区域内80余家新型显示企业涵盖面板、基板、偏光片、显示光源等全部生产环节,产值接近1000亿元。
政策给到位,资金有保障,企业有信心。无论是以合肥京东方为代表的企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还是彩虹合肥项目依靠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都表明全球显示产业正加速向中国大陆转移,安徽和合肥已成为吸引优质制造企业扎根、培育新型显示产业快速发展的沃土。